推荐口碑好的夏令营机构
感统也叫感觉统合,是大脑与肢体相互协调,做出自适应反应的过程。可以通俗简单地理解为做动静态有针对性地训练,来刺激丰富孩子的感觉细胞,同时感知系统将这些所有的刺激信息传导至大脑,加强脑部功能影响,激发大脑做出正确的指令,以便肢体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。那么感统训练有哪些呢?今天小编就从,内容、游戏、工具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。
1、前庭平衡觉训练:通过圆筒、平衡踩踏车等物品,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以及视听能力等的反应。
2、固有平衡训练:通过独脚椅、大陀螺等物品协调全身机能,增强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吸引力的协调作用。
3、本体感训练:通过晃动独木桥、滑板等加强患者的全身协调能力,促进大脑的发育。
4、触觉训练:其通过让患者接触按摩球、触觉板等物品强化患者对于皮肤、肌肉、关节神经等的感应。
5、弹跳训练:通过跳床等物品强化神经、关节等的反应,促进左右脑的发育。
1、视知觉训练
(1)追光跳:将手电筒的光照在空地上,不断变换光的位置,让孩子跳在光圈上;
(2)模仿秀:面对面坐好,家长每做一个手势都让孩子模仿一下,成功有奖,后期可不断变换手势增加难度;
(3)涂一涂:陪孩子在画有圆、方框、三角形或更多图画轮廓的纸上,用彩笔将框内涂满颜色;
(4)走迷宫:找一张或者画一张迷宫图片,让孩子拿着铅笔,沿着入口到出口的方向画,直到走出迷宫;
(5)来找茬:找出两个不同的物体,比如矿泉水瓶和饮料瓶,让孩子讲出相同和不同之处;
(6)抓球球:准备几个不同颜色的小球,提前告诉孩子让他抓住哪个颜色(如红色)的小球,随后把所有的小球同时向孩子滚过去,让他按要求准确抓住;
(7)找数字:写出一串数字让孩子看一遍,然后再盖住让孩子说出来,起初数字的个数可以少一点,随着孩子能力不断提升,再逐渐增加;
(8)舒尔特表格:在A4纸上画1cm*1cm得25个方格,格子内任意写上阿拉伯数字1-25,让孩子的眼睛距离表格30-35cm,用手指按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,同时朗读出声;
2、听知觉训练
(1)仔细听:用数字1234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动作,然后家长打乱顺序说出数字,让孩子快速做出相应动作;
(2)比大小:家长说“大圆圈”,孩子要快速用两只手比出“小圆圈”;家长说“小圆圈”,孩子要比“大圆圈”等;
(3)辨声音:给孩子播放汽车鸣笛声、老虎叫声、鞭炮声等不同类型的声音,让孩子说出听到的是哪些声音;
(4)听声辨位:将孩子的眼睛蒙上,随后站在孩子的前后左右不同位置说话,让孩子指出你所在的位置;
(5)讲故事:给孩子准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,讲完后让孩子复述故事的内容;
(6)拍拍手:给孩子念一组数字,规定念到哪个数字时拍手;
(7)接“电话”:父母扮演给孩子打电话的角色,跟孩子说:“我是小明,明天上午8点,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。”电话结束后让孩子回忆电话里的重要信息,如人物、时间、地点等;
3、触觉训练
(1)卷寿司:用薄毯将孩子卷住,并用适当的力度挤压;
(2)打水仗:让孩子用喷水枪玩打水仗;
(3)我画你猜:在宝宝手、肚子、背上画符号,让孩子说出画的是什么;
(4)捞豆子:准备两个小碗,一个里面装上半小碗绿豆,让孩子用手指抓到另一个碗内;
(5)猜一猜:把孩子熟悉的物品,如毛绒玩具、玩具车等放在枕套里,让宝宝随机抓取一个,并说出物品名字;
(6)抓痒痒:让孩子躺在床上,家长在他的腋下、胸口等部位抓痒痒;
(7)吹风机:先告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,再用吹风机吹这些部位,让孩子说出感觉;
(8)梳头发:用梳子给孩子反复梳头;
(9)捏泥巴:用泥土让孩子捏出不同的形状;
(10)虫儿爬:家长边唱儿歌边用手指在孩子手心手臂、脚心、小腿等部位轻轻地爬来爬去;
4、前庭觉训练
(1)爬一爬:在地面设置各种障碍,让孩子练习手脚爬、手膝爬和匍匐爬;
(2)摸高跳:在空中悬挂一个玩具,鼓励宝宝跳跃去触摸玩具;
(3)翻跟头:在地垫或者床上,让孩子翻跟头或者侧滚翻;
(4)一起跳舞:让孩子站在爸爸或妈妈脚上,两人拉着手旋转着跳舞;
(5)走直线:用细绳或贴纸在房间内拉出一条直线,让孩子沿着直线走;
(6)蹦蹦床:在床上或者户外的蹦蹦床上,让孩子尽情蹦跳玩耍;
(7)小推车:孩子双手撑地,家长双手握住孩子的脚踝,模仿小推车前进;
(8)转转乐:孩子坐在转椅上,双手扶住把手,家长开始旋转椅子,速度由慢转快,左转与右转交替进行;
(9)小飞机:孩子保持俯趴姿势,大人用手臂托住孩子前胸,变换高低位置,注意要平稳舒缓;
(10)转圈圈:让孩子俯趴在被单上,父母拉起被单角,慢慢将被单沿顺时针方向转1—3圈,稍作停留后,再逆时针转1—3圈;
5、本体觉训练
(1)金鸡独立:让孩子单脚站立并且保持平衡;
(2)找五官:家长随机说出一个身体部位,由孩子快速指出;
(3)钻山洞:用纸板搭出山洞,让孩子匍匐爬过;
(4)跳房子:在地上画出10个方格并标上数字,让孩子按数字从1跳到10;
(5)传接球:父母和孩子对面站立,互相抛接球;
(6)跳绳:双脚跳、单脚跳、正跳、倒跳等;
(7)丢沙包:两人站在客厅的对角,将沙包扔向中间的人,中间的人需要快速躲避沙包;
(8)枕头大作战:孩子把枕头向爸爸或妈妈扔过去,被扔的人要快速躲闪,以此交替玩耍;
(9)模仿秀:让孩子模仿螃蟹走路,或者模仿小兔子跳、小海豹爬行等;
(10)捉动物:家长将小动物玩具用绳子吊在空中,并推向孩子,让孩子顺势抓住动物再放开。
1、三角形和方形的滑车:具有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的作用,引发孩子丰富的平衡反应,运动中获得一些相应的视觉情报、四肢以及脊髓方面的本体感,使孩子整体的感统运动功能得到积极的发展。
2、羊角球:也称治疗球,亦或是瑜伽球:羊角球的功能比较多,可以跳、坐、骑和拍等,使用方面也比较安全和可靠,对孩子的腿部力量、掌握协调以及身体的平衡能力有一定的帮助。而且球的弹性也比较好,有利于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和发育,有助于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。
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,治疗球和瑜伽球也是可以代替使用的,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训练,也有助于孩子塑造体形,增强孩子的耐力、体力和身体的平衡力。
3、独脚凳:俗称只有一条腿的小板凳,在板凳的中心就是唯一的那只腿,主要的作用是锻炼孩子身体的平衡感觉,有助于强化孩子身体的形象概念。
总之,感统训练项目分为动态与静态训练项目,动态一般是指大运动前庭平衡训练、触觉训练、本体感训练、固有平衡训练等;而静态项目主要是专注于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训练、专注力、社交、口肌训练等;不同的感统训练项目,所配合使用的感统教材也不同,采用的训练方式也会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