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口碑好的夏令营机构
感统训练针对注意力不集中、好动、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,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,以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,从而有效提高孩子对前庭觉、本体觉、触觉等感统器官感受,促进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联系和协调发展。那么感统失调的孩子训练后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吗?能恢复正常吗?
感统失调的孩子训练后能和正常孩子一样。
感统失调的意思就是孩子的大脑功能出现障碍,也可以说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出现障碍,目前感统失调没有一定的标准,严格来说不属于病症,也不用药物治疗,一般通过科学的感统训练是可以治疗的,在孩子3到6岁之间属于感统失调的最佳改善期,这个时间段进行感统训练是最有效果的,超过12岁后,由于孩子大脑基本可以达到成人的标准,进行改善的话效果可能不太理想。
孩子感统训练有必要。
感统训练是指人体在环境中有效利用自身感觉的能力,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号,将它们输入大脑,大脑处理输入的信息并做出适应性反应。感觉训练不足或失调会影响大脑功能区、感觉器官和身体的协调,造成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。
1、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
感统训练能改善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,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。同时,对孩子运动平衡能力差,及动作不协调的训练效果非常显著
2、提高学习能力
感统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孩子视、听、嗅、触、关节、肌肉、前庭等多种刺激,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,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。
3、提高自控能力
感统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,还涉及心理、大脑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,孩子通过训练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,情绪变得稳定,注意力有所改善。
1、正确的引导:家长的引导方式应该以游戏方式为主,陪孩子玩感统游戏,这是他的游戏而不是家长的游戏,孩子主动参与会激发自己的内动力,也会容易克服困难完成目标。
2、采用正确的方式激发孩子:家长应采用阶梯渐进式的鼓励方式,在上课的训练过程中观察孩子的表情、语言和情绪等,在孩子不能够达到标准时,适当降低难度,孩子尝试完成后再增加难度;时机和程度要尽量把握得当,不能一有情绪就降低难度,也不能把难度降到太低,最好是孩子努努力就够得着的最好,这些需要家长不断揣摩总结规律。
3、循序渐进:先让孩子被动的接受感统课的训练,上课的老师主导训练的活动,儿童在训练中受限制程度较高,这样的训练是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训练要求;接着进行主动的上课训练,孩子在上课的训练活动环节中,得到上课老师的协助训练;最后能根据上课老师的安排,独立自主开展上课的训练活动。
总之,感统失调的孩子训练后能和正常孩子一样,当孩子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时,一定要通过感统训练尽早改善,孩子的年龄越大,感统训练的效果也就越差,0-12岁是孩子进行感统训练的重要时期,一旦超过12岁孩子的大脑发育基本完成,要想再通过感统训练改善感统失调就没啥作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