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口碑好的夏令营机构
有人说感统失调是一种城市病,因为家长给孩子过多的保护,不让孩子自己接触学习,所以导致很多孩子都有感统失调的情况;而家长也对感统失调不了解,以为只是孩子太小,调皮不懂事,长大了懂事了就好了。孩子感统失调确实不是病,但是长大了也不会自愈,小时候如果不及时改善将来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,那么怎么训练感统呢?
感统失调的孩子可以通过自我疗法、前庭疗法、社交疗法、游戏疗法、语言疗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训练治疗。
具体方法如下:
1.自我疗法
鼓励儿童能自己做好的事情自己做,走出自己的小世界,多于外界进行接触,结交新的伙伴。
2.前庭疗法
家长要用圆桶、按摩球等器械对儿童平衡系统进行训练,促进语言系统、听力系统、平衡系统的发育。
3.社交疗法
鼓励儿童多去人多热闹的场所,定期参加户外运动以及各种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活动。
4.游戏疗法
家长要多陪着做独木桥、捉迷藏、丢手绢等游戏,能起到提高各种感觉综合能力的作用。
5.语言疗法
家长要在语言上多表现出关爱、鼓励,同时多进行沟通,不要爆粗口、说刺激性话语,以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。
第一、让儿童俯卧在大龙球上,双脚并拢,双臂展开,头部抬高,指导者辅助孩子前后左右推动,让儿童感受自己的身体,控制平衡力,可以锻炼儿童的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;
第二、让儿童在蹦床上进行跳跃运动,可以双脚跳、单脚跳,熟练后指导者可以跟孩子做一些互动,比如抛接球,蹦床的运动可以刺激儿童的前庭觉和本体觉,还能增强孩子的肌张力;
第三、让儿童站在平衡木或者独木桥上,双臂展开,前脚根挨着后脚大拇指,双脚交替向前走,也可以选择马路或花坛旁边的路边石,锻炼孩子的平衡力和身体协调能力,提高前庭觉的刺激。
1、与别人玩接球游戏: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,家长把球递给儿童,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。
2、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头5-10次: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,让儿童弯腰揭下。
3、2步1级上楼梯:训练孩子使其能够踏出右脚在上一级楼梯,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。
4、走上、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:上斜坡时,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,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,待孩子技巧纯熟后家长可以站在其身后。只在在孩子有需要时推或扶持下。下斜坡时,家长站在孩子身后,双手从孩子双肩往下放在孩子胸前,鼓励他扶着家长双手下斜坡,待孩子技术纯熟后可尝试在他双手上放置两件小玩具,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。
5、擦背游戏:给孩子洗澡时,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,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,按顺序地擦,也可以打圈式地擦。
1.拍气球(4-6岁)
【训练目的】手眼协调能力,动作的计划能力。
【训练要求】把气球往上抛,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,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。
【难度设置】A、双手轮流拍打;B、在地上设置简单的“路障”(如玩具或凳子),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。
【帮助给予】
(1)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,延迟下落的时间,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;
(2)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;
(3)提醒孩子看脚下的“路障”。
2.金鸡独立(4-6岁)
【训练目的】单脚站立有助于平衡感及前庭平衡。
【训练要求】
(1)左右手平举,挺直身体,目视前方站稳。
(2)一只脚站立,另一只脚抬起,上身保持不动。
(3)保持原地不动坚持15~20秒为达标。
【帮助给予】金鸡独立可以与孩子比赛看谁在15~20秒的过程中不晃动。
3.抛丢球(4-6岁)
【训练目的】训练身体在静动态下的平衡,矫正坐姿,提高孩子的注意力,初步培养孩子的手眼调能力。
【训练要求】
(1)孩子做在椅子上,抬头挺胸,后背倚靠椅背。
(2)双脚并拢,双臂自然放在膝盖上,身体保持平衡。
(3)双眼目视前方,在孩子1.5米处与孩子做上抛接,10~15个为一组。球不落地。
【帮助给予】此训练可以放松肩膀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,还可以在抛接球的过程中与孩子交流。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。
4.蜻蜓点水(5-6岁)
【训练目的】有助让孩子在小支撑点上的平衡能力。
【训练要求】(1)双脚尖站立,并从1数到10为一组,一次2~4组;(2)双脚尖站立平稳后,改为单脚尖练习。
【帮助给予】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不穿袜子,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面的练习;滚筒式时光隧道游戏(3-5岁)
【训练目的】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以及调节前庭感觉。
【训练要求】让孩子用脚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。
【难度设置】
A、开始时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,可以先培养孩子对隧道的兴趣,把球滚到隧道里,鼓励孩子爬进去捡球,表扬他/她的勇敢尝试;
B、协助孩子双脚放在前面,倒爬到隧道里,边帮助边给予口头提示,语气要轻柔,以免引起孩子紧张而拒绝合作。
【帮助给予】由始至终身体协助;由始至终的口头指导及适当的鼓励
1.触觉训练:强化皮肤、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,辨识感觉层次,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。
训练器材有:按摩球、波波池、平衡触觉板。
适应症:爱哭、胆小、情绪化、怕陌生、笨手笨脚、怕人触摸、发音不正确、偏食、挑食、注意力差、自闭、体弱多病等。
2.前庭平衡觉训练: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系统自动反应机能,促进语言组织神经健全、前庭平衡及视听能力完整程度。
训练器材:圆筒、平衡踩踏车、按摩大龙球、滑梯、平衡台、晃动独木桥、袋鼠袋、圆形滑车。
适应症:身体灵活度不足、姿势不正、双侧协调不佳、多动、爱惹人、语言发展迟缓、视觉空间不佳、阅读困难、自信心不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容易跌倒、方向感不明、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。
3.弹跳训练:调整固有平衡、前庭平衡感觉神经系统,强化触觉神经、关节信息,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。
训练器材:羊角球、跳床。
适应症:站坐无相、姿势不正、情绪化、身体灵活度不够、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语言发展迟缓、阅读困难、胆小、情绪化、笨手笨脚、视觉判断不良、触觉发展不假、关节信息不足。
4.固有平衡训练:调整脊髓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吸力的协调,强化中耳平衡体系,协调全身神经机能,奠定大脑发展基础。
训练器材:独脚椅、大陀螺、脚步器、竖抱筒。
适应症:多动不安、容易跌倒、脾气急躁、好惹人、语言发展不佳、缺乏组织能力及推理能力、双侧协调不良、手脚不灵活、自信心不足。
5.本体感训练:强化固有平衡、触觉、大小肌肉双侧协调,灵活身体运动能力、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。
训练器材:跳床、平衡木、晃动独木桥、滑板、S型垂直平衡木、S型水平平衡木、圆形平衡板。
适应症:语言发展缓慢、笨手笨脚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不安、情绪化、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。
以上就是感统训练的相关介绍,总之,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,而且感统失调矫正是越小越好,其实大部分“感统统合失调”在孩子6岁之前进行矫正训练恢复几率是很大的,但如果过了12岁才发现问题,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,从而影响孩子一生。